最后的荣耀归于谁,可不是我们眼光能够判断的。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总说:耶稣降来世上,为什么只活33岁,而不是77岁或88岁?因为他的使命完成了,他的目的达到了。
然而,在信德的帮助下,我们今天、而且永远都能够在教会内发现天主神性的美,因为信德使我们有能力以真正的眼光来看事物”。
我这作代父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祈祷时在天主前总是沾沾自喜:“主,你真是有眼光,拣选我做你的仆人和工具,你看到你这可爱的三只羊了吧,你的仆人我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他们,把他们领到了你的羊栈里,这活干得干净利落吧
因此,即使他从事经济事务,忙于民间的事务,一如在某些地方,那里一个教友也没有,又需要有人推动社会生活,于是一位神父在那里也可能要从事经济活动或其他相关事务,但他总必须以耶稣的立场,以天主的眼光做事生活。
应时刻想到贫穷弱小者、饥寒交迫者,寄居路边衣不遮体者、病痛缠身者、身陷囹圄者、受暴力伤害者……以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弟兄和他们的需要。
我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见证了永杰和宝乐从矛盾到和解的全过程。永杰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对不起”,宝乐也没有说过任何有关道歉的话,两个孩子说和解就和解了,一点困难都没有,或者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怀恨过。
这个12人团体需要重建,团体共同分辨的实践就开始了,这个分辨就是在合一与共融的视角中用天主的眼光看待现实。
她有和我们常人一样的感觉,但她却选择用信德的眼光看人,看世界,用信德的心体会天主对人的爱。当有人向耶稣基督称赞说,做您的母亲真是有福气时,耶稣却说:“听了天主的话而遵守的更是有福气的”。
圣经记载的智慧(65-75段)III.宇宙的奥秘(76-83段)IV.在受造界的和谐内,受造物蕴涵的讯息(84-88段)V.普世的共融(89-92段)VI.物质的共同终向(93-95段)VII.耶稣的眼光
它是慢慢学会以慈父的眼光看世上、看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好恶做判断。信仰需要去爱、去宽恕、去放下心中的一切纠结。它是在人心灵深处为慈父保留着至高无上的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