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尼神父勉励众人觉察到,「主耶稣死而复活的面容使我们人类得以恢复原貌,即使人类在生活辛劳或是罪恶中支离破碎,也得到复原」。这是慈悲面容的肖像。本笃会院长说:「让我们接受上主的注视。
注视圣母和许多母亲的面容,罗马尼亚人民也对希望怀有强烈的意识。这希望“孕育和开启未来”,圣母玛利亚为此而行走,且邀请我们一起行走。其次,玛利亚是相遇的人。
教宗鼓励在场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生,「每天傍晚回顾自己遇见的面容、收到的微笑和良善话语。它们是爱的回忆,帮助我们记忆真切:愿我们的记忆真挚恳切。这些在医院里的回忆是多么重要!它们能给病患的一天带来意义。
我们天父慈悲的乞讨者在这里恳请宽恕。教会常是神贫和寻求宽恕的罪人的教会,不只是义人和圣人的教会,反而是那承认自己是贫穷和罪人的义人和圣人的教会。
这种身份的转变,不是基于功绩,而是出于天父的慈悲与基督的恩宠。在禧年中,“我的父和你们的父”提醒我们:教会不是法律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家庭”。
骄傲和自满让人无法承认自己需要救恩,阻碍人看到天主慈悲的面容,不容人施行慈悲善举。骄傲和自满犹如一堵墙,隔绝人与天主的关系。
问:慈悲禧年临近了,您能告诉我们关於公开接见活动的新意吗?答:在慈悲禧年,我们将依照周三公开接见的范例,在每月的一个星期六多加一次这样的活动,使其具有禧年特性。
天上居住着天主,祂曾如此近距离地启示自己,甚至取了人的面容,即纳匝肋的耶稣。天主始终与我们同在,我们要记住这句话: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祂绝不离弃我们!
爱德是一份恩宠:它不在乎我们是谁,而在於显露上主赐给我们和我们自愿接受的那份恩宠;我们若不先与耶稣相遇,不受到祂温良和慈悲面容的催促,我们在与他人的相遇中就无法表达爱德。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身体上的慈悲善工,勉励教会团体和基督徒个人接纳移民,让他们重新获得他们所失去的尊严。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