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升天节却以玛利亚“被救赎的身体”为典范,揭示出身体在神学上不可消解的神圣价值——它不仅是灵魂的暂时居所,更是恩典所居住的“圣神的宫殿”(格前6:19)。
达戈斯蒂尼修女认为,住在这有450年历史的隐修院中是置身于圣德的轨迹。这轨迹充满对教会的忠诚,以及感谢耶稣和众人的爱。这座隐修院建在罗马的古迹上;不久前,才在会院中找到罗马的第二个圣洗池。
教宗特别代表最后勉励众人:「复兴圣奥斯定的智慧与圣德,学会『心的聪敏』,懂得聆听并接纳人的痛苦哀号;这些人或许孤独、失业、遭到排挤、被人遗忘、在监牢里或深受折磨。」
他还强调大家要居安思危,勤读圣言,勤领圣事,勤于祈祷,努力使奉献生活的美妙及圣德焕发出更亮的光芒。
我们也以这种态度举办亚西西的展览,使所有前来亚西西的朝圣者、善心人士和艺术学者,能藉着这些手稿,深入了解亚西西方济各的精神、历史和圣德。
在16世纪的罗马,有一个圣德的神父,因为他善解人意,所以无论是富人、贵族还是平民和乞丐都追随他,喜欢他。一天,一位妇人来到神父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她的人缘坏透了,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
最后,教宗指出了共同迈向圣德的道路。激励我们不断巩固普世性的成圣召叫、坚定不移地走灵修道路,汲取更加伟大的神恩、更加崇高的和硕果累累的爱德。
教宗在文告中提醒说:你们的团体是「圣德的练习场﹐为天主的国全天候效力﹐深具福传机能的体制」。
教宗在讲话中强调,阮枢机是希望的见证人,凡是遇见过他的人都被他的见证和圣德深深打动。
圣女小德肋撒在世时只是一位普通的少女,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伟业,她时时谦卑自下,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千千万万小灵魂之一;但她坚信,自己虽然是渺小的,却有志走圣德的道路,修筑爱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