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庐山银装素裹,坐落在香山路12号的江西教区利玛窦灵修中心好似人间天堂,洁白的雪花落在圣母像上,显得更加圣洁慈祥。1月25日--29日江西教区全体神父相聚在灵修中心,举行慈悲禧年年度避静。
还在援助武汉和国内各地疫区的进德公益听闻欧洲疫情告急,并收到了各国明爱会及教会医院的求救信后,立即调整工作、调集全部人力物力资源,在梵蒂冈药局的协助下有针对性地援助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特别是重灾区米兰总教区、利玛窦神父的故乡马切拉塔教区
天主教在明代主要通过澳门传入内地,如利玛窦等传教士都是先到澳门学习中国文化,粤语是传教士们最早接触的中文发音。因此早期天主教中文译名的读音大多出自九声六调的广东话而非今日通行的普通话。
礼仪音乐营首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团建活动,并于19日下午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亭正中有一石碑,上刻“应梦名山”四个大字。关于“御书亭”和“应梦名山”石碑还有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
教宗于是想到了在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神父,他说:利玛窦没有被体谅,没有被理解。但他仍然像耶稣那样听命!教宗最后说,迫害和不理解永远存在!但耶稣是上主,这些是我们信德的挑战和十字架!
这些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备受红河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经州卫生局、州外事办牵头,得到了国际慈善机构——澳门利玛窦社会服务机构的援助后,麻风康复者们的生存状态大大改善了。
可是天主的眼目始终都不曾离开这里,四年前,老堂口重新焕发了生机,杂草被除、院子铺上了地砖、盖上了传达室、教堂新添了音响设备,甚至几代教友梦寐以求的圣母亭也建起来了,一批年轻人又重新回到了教堂。
1993年5月1日,建成玄义玫瑰圣母亭,安置由德国玫瑰善会惠赠的曾显现于意大利布雷西教区的玫瑰圣母像。
她们在亭台楼阁,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怡然自得,看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夕阳西下,柔和的余光、轻拂的微风,和着深远的钟声,我的思绪在花梨岭上自由飞翔,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