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区是人才辈出的大教区,拥有多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如徐光启(1562-1633)、孙元化(1581-1632)、许甘弟大(1607-1680)、吴渔山(1632-1718)、李问渔(1840-1911)、马相伯
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马切拉塔城,1582年应召前往中国传教,信中写道:“在海上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奉天主的旨意,我在旅途中生了一场大病。但是后来,感谢天主的恩宠,登陆后,我感觉很好。
2014年11月4日中午11点30分,我们敬爱的老师,蒙召回到天父的怀抱,进入永久的安息。老师是慈父。
身为基督徒是圣事现实——其满全是圣体,是等待皈依和救恩的每个人男女老少的圣召和命运。事实上,圣体圣事是成为现实的天主恩典的承诺,使人在圣子内成为天主的儿女。
之后,天主在进一步召叫他,他有了修道当神父的打算。亲友们当时都反对他。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丁杨的父亲终于同意自己的独生子修道了。2007年的5月28日是丁杨晋铎的日子。
身为君王者,他本身仍是人,就像其他任何人一样,但因为被天主召叫,即位为王,所以成为天主的儿子。这是一种天主给以收养的决定性行为,借着这种行为,天主赐给这位君王新的生命,把他吸引到自己的生命中。
教宗说:「不同角色的人都蒙召慷慨作出贡献,直到福音传遍各个角落,甚至传到极度仇视教会、远离教会的环境;传到偏远之地,传给各式各样的人,尤其传给最脆弱、最没有希望的人,特别是老人和病人。」
这里是培养将福音带到全世界的司铎传教士们的课堂,今天,乌尔巴诺公学继续回应其古老圣召——伴随和推动世界各地的传教努力。
这同时也是奴役的艰难和天主召叫的象征,为消除使人堕落的罪恶。
但是,他的精神遗产今天仍能启发这个蒙召活出甘甜和令人欣慰的福传的教会。它是每个人信仰旅程的友伴。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汲取福音活水的‘村庄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