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的确存在,但是伊斯兰和恐怖主义毫无关系,穆斯林乌理玛(学者)、基督徒和中东穆斯林都持有这样的观点。那些杀害穆斯林的凶手也杀害基督徒,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曲解伊斯兰经文。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新约中的慈悲为主题,这一次讲解祈祷是慈悲的泉源。教宗表示,我们应锲而不舍地敲天主的心门,明认我们所求得的善不是因奇迹而来,而是天主的恩典,甚至远超过我们所祈求的意愿。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新约》中的慈悲为主题,这一次讲解如何祈求天主的慈悲,祈祷的正确态度。教宗指出,求得慈悲的必要条件是谦卑,傲慢与自负却要不得。
教宗以基督徒的希望为题开始新一轮的要理讲授,强调基督徒的希望极其重要,因为它永不落空。乐观主义会让人失望,希望则不会!教宗表示,将临期是准备再次迎接基督降生成人奥迹的时期。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圣咏》第115篇贯穿全文,阐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希望:一种是对天主怀有的希望;另一种则是信赖偶像,按照我们自己的想象制造出的神明。
他在要理讲授中表示,人在面对死亡和危险时便明白自己的脆弱和对得救的需要,意识到应该寄望於生命的天主。教宗方济各谈到《圣经》中一位有点不寻常的人物——约纳。
信仰的中心及高峰乃是天主是爱,凡信天主的人必然也会相信天主是爱的信理,同时也会盼望能够分享天主的爱,学习天主的爱,彻悟天主的爱,仿效天主的爱,复制天主的爱,传递天主的爱,让身边的兄弟姊妹因着我们在思言行为上所映显出的圣爱
母亲出身于教友世家,从小就领着我们进教堂、参与弥撒,在家中为我们讲天主教的要理知识,经常挂在嘴边上一句话是: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如果你上与下都做得好,天主也会爱你,降福于你。
在家里一旦讲起理来,多数会引起争吵。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说服对方,往往都会据理力争,最后争得面目全非,伤人伤己。因此,与其讲理,不如讲爱。出现问题,用爱去化解,用爱心去包容。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阐述天主的父亲身分是我们希望的泉源。教宗强调,基督信仰的真正革命在於称天主为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