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生的毕业文论撰写不同的领域:信理、伦理、圣经、灵修及圣神论等。陈攀飞修士获得优秀论文奖,李高玄修女获得优秀论文奖。奖励给每人200元,以资鼓励。接着,由毕业班修士和修女为修院赠送礼物。
他们就彼此说:“当他在路上与我们谈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不是火热的吗?”(路24:32)复活节是基督的教会庆祝生命战胜死亡、光明穿透黑暗、修和拉近分歧、希望取代绝望的时期。
当然绝大多数,是不会念经、不会唱歌,不会读圣经,不明白教理,也不懂礼仪的,但他们十分热心虔诚。他们有的离得很远,来此单程有五六十公里,有的翻山越岭、步行数小时,有的转数次车,颠簸半天,才能来到教堂。
即使在圣经中,口渴也常常是欲望的象征。但是耶稣在这里首先渴望女人的得救。圣奥斯定说,“那个要水的人,渴望女人有她自己的信仰”。
在《圣经》中,“恨”并不等同于“憎恨”,而是一个“对比的表达”:如果你不能爱我多过父母、配偶、儿女,就无法作我的门徒。
是否以圣经圣训待人接物,处理各种事务?是否盛气凌人,常以自我为中心,伤害别人自尊?是否信口开河、任意贬低他人的声誉?是否将光荣天主、益于人群当作自己人生的最终目的?
(若3:16)一、福音背景:十字架,是爱的高举,不是羞辱的标记今天的福音,是我们信仰的核心之一,也是圣经中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天主这样爱了世人……”我们庆祝的是“光荣的十字圣架”,这是一个看似矛盾的名称
每段对经(antiphon)都取自圣经画面:“上主的天使向玛利亚报喜。
这些称号代表人类对救主的期待,充满深邃的圣经典故。
今天中国教会也现代化了:礼仪改革、重视圣经、平信徒积极参与教会活动等,表面上看来和国外基本上一样,梵二公会议上的邀请已经被中国各教区的神长教友们听到、接受、并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