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这是一种时来暂去的文化,在这文化中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可更改的。然而,为什麽青年人经常喜欢同居,并时常仅担负有限的责任呢?为什麽许多人,也包括教友在内,对婚姻和家庭没多大信心呢?
每个城市和每一场演出前都从事着艺术教育,带动当地是青少年与他们一起传播和平友爱的信息;第二,从事慈善事业的传播,在北京站7月18日的演出与公益机构合作,作了一场义演,彰显对社会公益的爱心;第三,他们7月26至30日应邀参加天津国际儿童文化艺术节
多元文化和宗教身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必定会产生冲突,但唯有通过尊重他人身份的途径才能解决冲突。教宗继续说,宗教少数群体,基督徒,不仅得不到尊重,而且还常常被杀害,被迫害。为什麽呢?
他除了在大陆寻根,也前往一些国家做文化学习、交流与分享,并介绍台湾的好山、好水、多元文化及台湾人的热情等,推动国际游客到台湾来体验。 陈氏透露,在高中时期曾有志修道,可惜种种原因而未能达成。
理查德说,在日本,基督教传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它首先被视为是一种西方的宗教,也有其他的文化因素。许多日本教会非常传统,一些人会说很落伍,并且他们坚持教派分离,而不是彼此协助来赢得这个国家。
我记得﹐当时一些部落首领就曾赞扬教会肯定这足以代表他们传统和文化价值的行动。问:特卡奎莎的生平仍值得今日人们效法吗?答:肯定是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多伦多世青节期间就曾介绍特卡奎莎是全球青年的模范。
另外,我也特别感谢张士江神父和信德文化研究所的同仁,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第三个感谢,也感谢河北省政府宗教部门对我们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在开幕式上他们都讲了话,非常重要的话。
这次的2013年度的国际会议,在9月29日至10月1日在罗马举行,主题是:怀有勇气希望:宗教和文化对话。参加者来自60个国家共400名代表参加,也有全球主要宗教和欧洲政治文化生活的代表。
教宗观察到,加里肋亚位于边界,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的人们都在那里相遇。因此,加里肋亚成了福音向各民族开放的象征之地。这与今日世界相似:今日的世界蕴含各种文化,必须互相面对、彼此相遇。
读后,我不禁想到,胡适若不是一位受过洗礼的基督徒,也应该是位“文化基督徒”,因为他的信仰显然是从基督文化的研究中获得的,而且他把这种信仰提到不朽的高度,称之谓:“不朽———我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