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研经小组,同人分享交流,向邻居、朋友们宣信论道,堂区的各种信仰活动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这一切让人们侧目:有人支持他,以他为榜样;有人奚落他,说他是神经;甚至有人反对他,给他出难题。
通过我们基督化的生活,以此体验天主的怜悯,使人自觉、自愿、自主地分享天主造人、爱人与救人的恩宠。(完)
来到祖坟前,我们一起念了几端经文,然后分享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珍贵信仰。在山上我碰到小时候的同学我的远房大哥,见面十分亲热。多年不见,他已是满面皱纹,满头白发。
故此,圣母蒙召升天给我们揭示了基督逾越奥迹在人身上的最完美效果,鼓励我们去分享圣母所达到的光荣,一如在集祷经所谓:“你赐给了你圣子之母灵魂肉身天国的光荣,愿我们也以天国为人生目标,得与她同享荣福。”
游戏结束后,全体人员聚在一起午餐,每一个营员都将自己带来的食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下午1:00在一曲《祝你平安》的祝福声中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在奔驰的客车上,教友们怀着渴慕天主的心情,互相分享着由衷的喜乐,共同感受主的恩宠。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吧。这是一次传递爱的朝圣,这是一次与主和圣母相见的朝圣,这是一次承行天主旨意的朝圣……
这样才可以提升生命价值,分享天主永恒生命的幸福。这是符合人类不断改造和完善自我,寻求并实现美好愿望的思想的。
后者体现在基督徒小团体的信仰更新,对圣言分享和推动宗教交谈的热衷。主教们还介绍各自地区的敬礼和朝拜形式,表达了人们对圣体的“渴望”,特别是在印尼、缅甸、蒙古和东帝汶等地尤为明显。
有时主日因为没有神父也就没有弥撒,虽然有罗建飞,褚文莉两位修女有声有色的讲道、分享,学圣经,读“信德”,但主日没有弥撒总是欠缺。为此笔者写上这篇拙稿,代表余姚堂区的教友们,寄托对沈神父的哀思。
他强调:虽然各自的哲学出发点不同,却都分享同样的价值观,而且很高兴能够阅读捷克文版的教宗最新通谕,《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