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菲律宾教会面对诸多牧灵上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无非是向外不断移民导致的全球化及推动和平文化的挑战。此外,还有教派的挑战。源自美洲的福音教派近些年来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尤其在乡村边缘地区传教。
今年八月的世界青年节文告中,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强调,在这全球化的时代,你们要成为世界各地基督徒望德的见证人。有多少人渴望得到这希望!(《第二十六届世界青年日文告》5)。
它们包括「彰显天主教大学的使命特色」、「解决学校财务困境:开源」、「解决学校财务困境:节约」、「提升学校竞争力」、「国际化、全球化的一流大学」、「中、长期的整体规划」、「提高行政效率」、「院经营构想的有效落实
圣座在国际移民组织中是一个发扬道德的声音,呼吁人谨记:所有问题的中心必须以人为首,兼重人的尊严与需要;其次,我们必须在这越来越广泛发展的全球化中一起工作,订定为移民活动更有建设性、更能为全体有益的规章。
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地域的距离已大为缩小,却又形成了新的问题。
各宗教信徒「祈愿一个新的纪元终将展开,全球化的世界能成为万民的大家庭;愿人人负起责任,建设真正的和平,关心个人与民族的真正所需,以合作预防冲突,以相遇和对话克胜仇恨与藩篱」。
教宗感叹道,今天由於主观相对主义的诱惑,世俗奇闻喧闹的舞台高度发展并形成了全球化势态。寻求奇闻正是人性使然,它在好炫耀的社会和消费主义中找到理想的环境。
全球化的社会中存在一种优雅转移目光的态度,我们经常这样做:我们披着政治正确或意识形态的外衣,远观苦难却不伸手触摸它;我们在电视上直播这些苦难,在表面宽容、言词迂回的讨论中提及这些苦难,却从未有系统地医治这些社会创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继同教授以《教会社会使命与慈善公益事业——重构国家、教会与社会的关系框架》为题,发表了专题演讲,他认为宏观社会背景与教会慈善议题有: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混合经济的福利;21世纪议程、全球化浪潮与
教宗继续指出,“在当前的全球化特殊背景下,教会特别关注有需要的人。而主教们的使命,要他们做穷人权利的主要捍卫者、促进爱德、为弱小的人展示天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