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点,教宗方济各6月21日主日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后,语重心长地劝勉众人。教宗说:「全球疫情敦促我们省思的另一个层面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75周年,为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神长教友爱国爱教的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广东省天主教“两会”积极响应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关于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阿卜杜勒‧萨拉姆法官表示,今年4月8日,他与委员会的两名成员,即阿尤索(MiguelAyuso)枢机和加伊德(YoannisGaid)蒙席,一起晋见了教宗方济各,汇报「若干活动和有关未来计划的想法」。
关于“尊重的使命”,教宗说,这正是“尊重受造界、尊重近人、尊重自己,以及在造物主面前持有尊敬的态度。但信仰和科学也应彼此尊重,好能进入旨在照料大自然、维护穷人、建设尊重和友爱网络的相互对话”。
甘贝蒂枢机数个月前已经宣布了这个消息,并指明对话、相遇及分享是共同建设未来的3个关键词,也是《众位弟兄》通谕阐明的原则。
由此萌生的想法是,“我们能尝试编织未来,以不同的方式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美、真理和正义交织在一起”。
教会关于永生的反思,不是为了制造恐惧,而是为了滋养希望,强调我们的归宿取决于我们如何自由地选择在爱中生活。
在这层意义上,亚洲也能帮助西方的信仰更新,通过新福传重新找到生命力,更加意识到我们基督徒对世界、对社会、对建设和平未来的使命”。
天主绝不令人失望,不会弃之不顾面对当代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教宗指出,最应持有的态度是信赖天主圣意,因为“天主绝不令人失望”。
教宗在信函中也提到上周五他与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人士的会晤,对现在与未来进行反思。他指出,“为将来作准备是重要的”,未来取决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