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著提到,耶稣在革责玛尼山上为所要发生的事开始感到惊惧恐怖,因为祂要受到背弃、鄙视、苦难和失败。在这巨大的痛苦中,祂转向天父,温柔亲切地称呼祂阿爸,父啊!
“当疾病来敲我们的生命之门时,我们内心就更加需要有人在我们身旁注视我们的眼睛,握住我们的手,温柔地照顾我们,如同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
教宗主持清晨弥撒(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特别祈愿没有人在这全球疫情下投机倒把。教宗说:「在这混乱、艰难又痛苦的时刻,人们常有做事的机会,可以多行善事。
福音中多处提到耶稣动了怜悯的心,而且《玛窦福音》第廿五章记载,耶稣阐明了每个人接受最后审判的标准(参阅:玛廿五31-46)。天主广施祝福,因此人类也能以祝福来回应。
教宗的声音回荡在梵蒂冈达玛索庭院的多国信友之间。他说:「我很高兴能恢复这个面对面的聚会,因为我告诉你们:面对空无一人、对着一台摄影机讲话,实在是没劲!」
“即使一切看似黑暗,如同这段时日的疫情那样,上主仍继续打发天使来安慰处于孤独的我们,再三对我们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玛廿八20)”。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大圣若瑟,深入探讨这位在《玛窦福音》中所称的“义人”和“玛利亚的未婚夫”。这次的省思也是向所有未婚夫妻和新婚夫妇传出信息的时机。
正如教宗方济各多次提醒我们的,如果我们效法善心撒玛黎雅人的表样,那就真的很有意义。如果你度一种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过著“不浪费、不丢弃的生活”,就有其价值。何为上主需要的守斋?
(玛11:25)耶稣正谈论的这些事是什么事?然后,这些事启示给的这些小孩子是谁啊?我们停在此:耶稣称谢天父是因为什么事?知道接纳这些事的小孩子是谁啊?耶稣因为什么事而称谢天父。
今天福音叙述了耶稣与一个客纳罕妇人的会面,在以色列地域之外(参阅玛15:21-28)。她求耶稣释放她的女儿,被一个魔鬼折磨得好苦的人,但上主没有答应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