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中,父亲常常坐在家门口得意地高声诵读圣经:“亚巴郎……依撒格……”有的经句已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母亲是全文盲,可是她对学经有浓厚兴趣,她整天拿着经本一个字一个字地学,逢人便问。
(依11:2)圣神也是神恩的施予者:“圣神显示在每人身上虽然不同,但全是为人的好处。
要非常谦卑,并时刻依靠上主保持这样的爱心,对待任何人都要有爱的忍耐和温柔,这就是最有能力的传道。愿上主帮助各位,在自己的家庭中、在儿女面前见证主的爱。
德肋撒修女生平:德肋撒修女1910年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诞生,父母是阿尔巴尼亚人,原名依搦斯·龚霞·博雅舒。19岁进入洛雷托女修会,不久被派往印度的山城大吉岭。
(依九1)读经一的这个预言在福音中实现了:事实上,当牧羊人在自己的地方守夜时,「上主的光耀环照著他们」(路二9)。大地黑夜之际,天空出现一道光芒。这道在黑暗中出现的光芒,意味著什么呢?
首位美国出生的圣人,圣女依撒伯尔(St.ElizabethAnnSeton)也有类似的经历。米勒的朋友和10个孩子中,有些难以接受她的决定,有些却欣然接受。
(尼尼微圣依撒格,〈苦修证道〉,I,5)今天,我们要相信:“是的,我们确信无疑:基督真的复活了。”(《继抒咏》)。我们相信祢——主耶稣。我们相信希望与袮重生,我们相信人生的道路继续前进。
诚然,正如圣依纳爵所说:“因为不是知道得多,而是内在地意识到并享受事物,这才使人满足。”
1658年6月,陆方济主教(1626-1684)和郎伯特主教(1624-1679)被命名宗座代牧主教,与高托兰第·依纳爵主教一起,被派到远东去负责这使命,但后者在路上逝世了。
在注疏“圣母往见圣妇依撒伯尔”的事件时,他自己对圣母说:“我把自己献给了这个世界……请带我去世界。”是的,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就像在访亲奥秘中的玛利亚:“在沉默中,通过榜样,通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