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慈悲的目光鼓励我们弃绝那引向罪恶和死亡的道路,帮助我们走上和平与圣善的行程。教宗也谈到人民对南苏丹领导人的注视,阐明这注视表达了他们对正义、修和及和平的热切渴望。
人工智能还未曾做到,也可能永远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佛教的慈悲或基督信仰的爱。最近,梵蒂冈宗座生命科学院举办题为「机器人伦理:人类,机器和健康」的研讨会。
教宗强调,唯有温柔能拯救我们脱离魔鬼的行为,在修和圣事中接受天主的慈悲。若瑟也是顺从天主的父亲,以他的“愿祢的旨意承行”保护了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生命,教导圣子“承行父的旨意”。
不是的,教会依靠天主的大能、天主的慈悲和圣神的力量向前迈进。诺斯底主义,那种没有天主的神秘主义,这是空洞的灵修。不能如此,因为若没有基督的人性,就不能有救赎。我们必须再次回到核心:‘圣言成了血肉’。
教宗指出:“在耶稣善牧面前,我们明白我们不是部落首领,而是富有同情及慈悲的牧者;不是民众的主人,而是屈膝弯腰为兄弟姐妹洗脚的仆人;不是管理世上财物的世俗机构,而是天主子女的团体。”
对荷兰籍的耶稣苦难会会士圣卡雷尔‧霍本,教宗说他在世的时候也深深受到英国和爱尔兰的教友的爱戴,无数的人争相前来寻求他明智的灵修指导,感受他的慈悲关怀。
愿慈悲的圣容在基督身上闪耀的上主,使你们满足於他的幸福,并使你们成为他的慈善的使者。”
教宗方济各今年10月也就这位伟大圣人的灵修,写了一封《是信赖》的劝谕,强调“有了信赖,恩典的泉源便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满溢,福音也就会在我们的内心生根发芽,使我们成为众兄弟姊妹的慈悲之途径。”
的确,是“圣神之火”......引导我们相信耶稣基督,祂藉着祂的死亡和复活,向我们启示并传达天父无限的慈悲”(《福音的喜乐》,164)。
代表全体主教为“那些试图通过暴力制造分裂的人”祈求上主,求上主“用慈悲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向治愈和救赎”。“在我们努力促进社会和平、友爱和理解的时候,这种暴力特别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