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文告中强调耶稣,降生成人的天主的爱令希望在沙漠中开出花朵,并且祈求复活的主停止世界上的各种战争与仇恨,安慰所有受苦的人。梵蒂冈电台将这篇文告译成中文,以下是复活节文告全文。
教友们历经苦难矢志不改,一路走来经过不少坎坷,但对天主依然有着完全的信赖和执着的爱,靠着天主,如今教会越来越兴旺。
牢记着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4)。这和孔老夫子所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颜子所说的宁肯数日不食,不可一时无道是一个道理。
不是的,教会依靠天主的大能、天主的慈悲和圣神的力量向前迈进。诺斯底主义,那种没有天主的神秘主义,这是空洞的灵修。不能如此,因为若没有基督的人性,就不能有救赎。我们必须再次回到核心:‘圣言成了血肉’。
事实上,要“传达天主”,光有见证令人喜悦的可信性、宣讲的普遍性以及讯息的及时性是不够的。没有圣神,所有的热心都是徒劳的,是假使徒:它只是我们自己的行为,不会结出果实来。
弗拉斯卡蒂教区主教拉法埃塔•马丁内利(RaffaelloMartinelli)接受本电台访问时,谈到他们为迎接教宗到访的准备重点时表示:答:我们首重精神层面,朝三个重点发展。
1950年,两个儿子奉命赴朝抗美。在抗美战斗中,三儿张玉文光荣牺牲,二儿张二堂战绩显著,先后荣立战功三次。全国解放后,太原市政府在她家的大门上分别挂着“光荣军属”、“光荣烈属”两面金字牌匾,以资纪念。
1622年(天启二年)徐光启入朝,上海龙华的士绅上书朝廷,为编修历法的外国传教士罗亚各、汤若望请功,于是皇帝赐“钦褒天学”之匾,悬挂于教堂。1633年(崇祯六年),徐光启逝世。
教宗解释道,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时常满足於朝地上看,而不去举目望天。贤士们却不满足於勉强度日和随风飘荡,而是直觉到需要有一个远大目标,才能真正地活着。他们因此举目向上看。
帕罗林枢机谈到这道劝谕在天主教世界引起的热烈反应,说道:在召开了两次世界主教会议和颁布《爱的喜乐》劝谕之後,教会显然朝这个方向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