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而言,穷人不存在!亚巴郎的一席话解读了整个比喻,指出赏善惩恶是为了弥补现世的不义。当拉匝禄还在富人门前时,富人有得救的机会,但现在他已经陷入不可挽回的地步。
圣体是基督徒灵性的食粮,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拿起饼来祝谢了对门徒说:你们大家拿去吃,这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他还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极。
这一举动对我们大家都有益处。让我们在差异中前行,因为差异虽是挑战却促进我们成长。一个名叫塞雷娜(Serena)的残障女孩向教宗表示,有些和她一样的孩子在自己的团体内被排拒在圣事和堂区活动之外。
于是,对青年活动与聚会,有了一些概念。在外五年,五次圣周我都到一个岛上,开始是参与青年夏令营,后来也帮忙做一些活动。
这些钱对建一座教堂来说是杯水车薪,却让我倍受感动。2月14日是情人节,在慈溪浒山教堂里,我感受到了一群怀有真情的主内的弟兄姐妹,对天主、对信仰浓浓的爱,对远方不相识的教友浓浓的爱。感谢赞美主!
那时大姐就是“信德”的忠实读者,每期一来,大姐看完都会给我,当她看到我不屑一顾的样子时,就把上面她认为的重点勾上然后给我看,还给我介绍作者,以引起我对“信德”的关注。这样我才真正开始阅读“信德”。
因此对他的印象还是挺深的。孩子有求于我,是对我的爱和信任,我用了三天的时间去教堂,跪在耶稣圣体前,祈求耶稣开我明悟,赐我智慧。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是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去发现突破口。
他在要理讲授中表示,人在面对死亡和危险时便明白自己的脆弱和对得救的需要,意识到应该寄望於生命的天主。教宗方济各谈到《圣经》中一位有点不寻常的人物——约纳。
由此可见,天父不仅藉着圣子发言,也经由伯多禄对圣子耶稣説了话。耶稣逐步揭示了自己的圣召,又在别人的请求下施展作为。纳匝肋人耶稣在生活中常向相遇开放,这对他的使命产生了影响。
教宗表明,修生们应具备分辨能力,不躲在僵硬规则或理想化的自由背後;同时应远离不得不做的思维,从而发现天主对我们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