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历史学家要写耶稣传记的话,也许就是根据上述提纲加以细说和补充,他的陈述也只能如此,他不可能超出耶稣在世时在人性方面所言所行的范围去陈述,因为他是个普通的历史学家,他的任务就是要告诉我们耶稣在人性方面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藉著省思《天主经》的主题,论述了耶稣在受难时刻向天父的祈祷。依照《若望福音》的记载,耶稣在最后晚餐后向天父祈祷说:求祢光荣祢的子,在祢面前光荣我罢!
(梵蒂冈电台讯)耶稣临在於今天像祂一样受苦的弟兄姐妹身上。教宗方济各4月9日圣枝主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隆重弥撒时如此表示。
教堂的钟楼上挂着两条写着“降生立表布真训显福明路,舍命救羊作义牺开仁大衢”的红色条幅,广场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彩旗,大树上缠绕着彩灯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教堂内外,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贝雷纳(信仰通讯社)—常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贝雷纳教区传教的耶稣善牧会修女安娜·比格佐向本社指出,“很难相信,到了二O一九年还有人每天忍饥挨饿、靠嚼小胡桃驱散饥饿感。
正是由于这位母亲,耶稣——至尊天主子,成为真实的人子:圣言成了血肉(若1:14),他是出自玛利亚的血肉!可是,耶稣的回答却让人意外:那听天主的话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
11月19日主日是“耶稣普世君王节”。这一天罗马气温相当低,但是天空晴朗无比,有许多罗马市民和各国朝圣人士在中午时分便聚集到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和教宗本笃十六世一起颂念三钟经,并聆听他讲话。
他在要理讲授中解释了逾越节三日庆典的意义,并呼吁信友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好能善度复活节。你们应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斐2:5)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节经文。
(梵蒂冈电台讯)坦桑尼亚莫罗戈罗(Morogoro)约旦大学从3月10日到12日召开英语专题研讨会,讨论本笃十六世的三部曲《纳匝肋人耶稣》中耶稣的形象和讯息,主题为祢到底是哪里的?(若十九9)。
他首先谈到历史的层面说,圣保禄、圣伯多禄和初期门徒并未宣讲一个没有历史的耶稣,他们在天主子民的历史中宣讲耶稣。天主让这个民族走过了很多个世纪,终于获得成熟,达到时期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