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天主和长辈拜年的习惯一直持续了多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老家有一个惯例,家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提前给老人准备寿衣、寿器。我父亲给奶奶准备寿器时,让人在寿器前面画了一颗心,一把利剑刺透此心。
他一生都以自己的信仰为骄傲,听老辈人讲,马会长的四哥是神父,曾身陷囹圄,到农场里改造二十多年。本家人害怕遭连累没有一个人敢去探望神父,只有马会长自己背着干粮、带着水壶去陕北看望受苦受难的神父哥哥。
刚结婚时的李海燕伉俪与亲友们在一起短暂人生真爱难得蒙天主保佑,经多年努力,1994年我成了一名护士,开始了我所忠爱的护理工作。两年后,在茫茫人海中,属于我的另一半出现了。
这就是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利玛窦墓。墓园里并排竖立着三通汉白玉石碑,墓碑的形制与常见的一样,只是碑额雕龙花纹的中心,镌有代表天主教会的十字徽记,表明墓主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离家一百多里地,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每每提起78岁高龄的老母亲,白神父常觉不安,既为多年的培养之情由衷感激,也为不能为老人尽孝而感到遗憾。
经过多年的尝试与探索,他富有创造性地开创了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的福传理念,为使天主教真正融入中国社会与文化,俾能更有效地感化中国人。
领洗后,我心里感到了无比的敞亮,困扰我多年的病再也没有犯过,家中更是前所未有的喜乐平安与顺利。大女儿天资聪颖,学习常是名列前茅。这些年因为我的病,对她的学习影响很大,成绩只能算是中上。
由于弟兄姊妹多,家庭负担重,作为老大的他只好提前辍学,帮父母分担农活家务,虽说是教友,但教会道理却懂得不多,加上接二连三的意外事故,因此对天主有所疑惑,先是母亲生病多年于1969年去世,紧接着是妻子也患了少见的顽症
自1986年出道以来,已有超过30多年的演艺经历,从1994年到2003年连续十年当选新加坡最受关注娱乐典礼红星大奖(StarAwards)最受欢迎男艺人,是新加坡的电视一哥、资深戏骨。
明朝末年时,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