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践这条道,巴伦建议我们留意分辨天主的旨意。我们留意天主临在我们生活的标记,这会引导我们走上门徒的喜乐之路。在这条道上,巴伦也提出慈悲和礼仪,这两者用它们独特的方式,使我们向天主开放。
「公众利益固然是你们企业家做分辨及决策的决定性因素,但你们也必须顾及到现行经济和金融体系所要求的义务。这些体系往往把福音中的社会正义及爱德原则当儿戏。
为达到这一目标,严谨的分辨大有助益,‘使我们在处理敏感问题时,避免成为卫道之士’(参阅:《爱的喜乐》宗座劝谕,312号);谨慎地诉诸于公平的规则,有助于找出正义与慈悲之间所需的平衡。”
他说,“教宗吁请我们大家理解并讲述世界主教会议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因此“对于分辨进程和整个教会而言,我们报导世界主教会议的方式极为重要”。
鲁菲尼:与教宗的共融鲁菲尼表示,在大会发言中特别谈到了“在权力与共同责任的关系中,决策关系的分辨问题”。
“为此,你们的成圣道路很清楚:就是献身服膺天主救赎人类的计划,关怀人类历史,在天主所统辖的人间事物中寻求天主的圣意,同时分辨出在俗传教使命的特征…让你们的光也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
统御着各种成圣的方法,赋予生气,并导向目的,所以爱天主、爱人便是分辨基督徒的标记。
有勇气改变你可以改变的,欢喜地接纳你不可以改变的,并求天主赐予智慧来对它们进行分辨。凡事尽心,一切交托。如此,人生的每一步都已付之于最大的努力,走得乐观,走得平和,走得喜悦,亦走得实在。
因此,大公合一对话正逐渐地成为一种需要,成为我们度信仰生活的方式,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感性,记住这种新事实的存在,并寻找彼此会晤的机会,尤其要帮助我们的教友清楚地分辨你我。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欲望同我们与天主的关系截然分开,我们将无法分辨天主要求于我们的是什么。若是这样,我们怎么能像第一条诫命所要求的那样去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