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摘自《新世纪周刊》张雄/文) 最后,我想引用先贤徐光启的名言,作为结束语。他说:“佛入中国千八百年矣,人心世道,日不如古,成得何许!
这是在教会纪念劳工主保和世界庆祝劳动节的日子里,教宗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的帖文。圣若瑟工匠的节日由庇护十二世教宗于1955年5月1日设立。生活、工作、爱在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也提到了圣若瑟。
1617年,庞迪我神父写了一本《耶稣受难始末》,从其文笔看很可能是他与李之藻合作写成。
(出12:15)耶稣也曾说:你们应当防备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酵母!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更是我们心头难以割舍的依撒格,在面对那些常常到我面前来取经的父母,我做了一个测试,结果发现虽然他们是基督徒,但是和天主的关系往往却是公式化的,僵硬型的。
他的伤患必须得到医治,然后再谈其余的一切……教会的司铎必须是仁慈的,对人负责,陪伴人,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洗净他的近人,减轻他的痛苦。这是纯正的福音。
然后司铎到你们每个人面前,要求你们痛悔,承认罪过,并教导你们说出这令人颤栗的话:“我弃绝你,撒殚……”司铎再教你说:“我弃绝你,撒殚,你的逸乐、你的崇拜、你的作为……”你看见那契约的内容吗?
在公开传教之初,他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形容他的使命: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耶肋米亚回忆与主相遇的言论说:你的话一来到,我就吞下去;你的话变成了我的喜悦,我心中的欢乐(耶15:16)饮圣言,依撒意亚先知呼号说:“凡口渴的,都到水泉来……你们若侧耳,走近我前来听,你们必将获得永生
接著,教宗的讲道提及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他在路边遇见那个半死不活的可怜人时,既没有对那个可怜人高谈阔论解释这种不幸遭遇的意义,也没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类的话来说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