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语说:“众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大家一条心,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因为在每件事情上,都有天主的指引和保护,相信当我们把一切都托给天主时,他一定会眷顾。
生于1910年8月,18岁便加入爱尔兰洛托修女会。于1950年在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其后更陆续成立“儿童之家”和“垂死人之家”。1979年,德兰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这时就见表妹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托腮认真地听着,读完一段圣经后,外公与外婆开始为我们分享圣经道理。有时常见表妹举起手来提些圣经书上的问题。
说着,从随身包中掏出几样东西:这是神父托我们送你家100块钱,过年用的,虽然钱不多,但是神父的一点心意吧。这里还有一支钢笔和一个记事本,送给你,希望你好好学习。
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第一件事,即我们每个人无论在生活中是什么角色,首先都是一个儿子、托给来自一种重要关系的某人照管、这人使他成长,是好是歹管教着他。
科马斯特里总主教很熟悉德肋撒修女,本台记者贝杜托请他同我们谈谈这位女真福:答: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去世有10年了,她从未像今天这样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圣人们永远不老!
乔治·贝纳诺斯(GeorgesBernanos)在他的著名小说《乡村神父日记》(DiaryofaCountryPriest)中,让托尔西(Torcy)的堂区神父这样说:“教会有喜乐,所有的喜乐都是为这个悲伤的世界保留的
我们都知道帕托的妻子和女儿的照片,她们死于沙漠中的饥渴。在卫星和无人机的时代,没有看到一个移民的男人、妇女和儿童:他们被隐藏了。只有天主能看到他们,听到他们的呼喊。这是我们文明的残酷。
对于你们托付了一项伟大的使命,这使命包括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幅度:保卫我们的国家、打击扰乱社会安全的犯罪和各种形式的暴力。
根据《圣经•四福音》的记载,当耶稣复活了纳因城寡妇的独子、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死后已被埋葬四天的朋友拉匝禄等,他都用了起来(路加福音7:14,8:54)、出来(若望福音11:43)这样令人惊喜而又催人向上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