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和我们修道人的生活也很像,一旦停下来,就想停第二次,所以我们不要懈怠,坚持不懈,依靠祈祷,度好我们的修道生活。
今天,让我们与东方礼教会的牧人一同呼吁,好使每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能度体面的生活,能自由宣认自己的信仰。
他对天亚社说:全球华人教会越来越关注到圣乐的发展,圣乐人才的培育交流也开始在教区及信友生活中兴起,这对于不管是福传还是信仰生活都是急需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天主,当我们不如意时祂就在你身边,我们的生命不论长短,天主每时刻都和我们同在而且希望我们生活的平安喜乐,天主感谢您对我的呵护与陪伴。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没有,也从未轻视主日感恩祭在教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摘自“信德”即将出版的《天主教信仰与生活问答》一书)
原来,对婆婆的爱自始至终可以在我们平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审视自己往日里点点滴滴的举动,我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婆婆精神上的需要,而只是注重于形式上钱物的给予,少了一份心与心的交流。
如若用“万里萧疏鬼唱歌”来形容当地的生活的话,实在是一点不假。由于父亲是家中的老大,因而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台北三峡,有一户生活很困苦贫穷的家庭,家长为了省钱,常常利用夜晚摸黑到人家的菜园里,偷窃蔬菜。有一天夜里,这父亲带着他七岁大的孩子小安,走进别人家的菜园,想拔些萝卜带回去。
还有一些老年教友,他们自己没有经济来源,仅靠子女的赡养费来维持生活,但他们也尽己所能地积极捐款,难能可贵。
这两位哲人的文化背景虽有不同,但却说出了同一个道理:西方人拥有宗教情怀,即对于一种心灵生活,人格完善,精神皈依所持有的人生态度和信念。我想也许这就是西方人为什么如此隆重地纪念耶稣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