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友则对梵二之后出现的混乱感到震惊,且对天主教顺从腐化、无神的现代社会感到半信半疑,因此他们赞赏教宗惩戒「异见者」的行动及再次强调天主教身分的传统标记。
他曾设立微笑行动慈善基金,为发展中国家的腭裂儿童做手术提供医疗费用。 他曾为控制非洲的瘟疫和疾病投入巨额资金..... 迄今为止,他已经捐出40亿美元,还有40亿美元等待捐献。
只有回到家、走进教堂才能使他感受到一点人间真爱,这时他恍然想起自己曾对教友和堂区所做的许诺,要为村里建一所圣堂,但一直都没有付诸于行动。
从神学层面上讲,他们的临在标志着基督的临在,他们的行动就是基督的行动,他们的角色就是天主救恩的标记和见证人。
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宗在第五章介绍「方法与行动的路线」,「通往对话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自我毁灭的漩涡」。尽管这五章在提供生态危机的实际分析上,似乎相当完整,但教宗指出在作出重要选择上,个人基本权力的重要。
他想让我们成为他圣子的肖像,像他儿子一样祈祷及行动。
我们的行动就是要扶起文字这把犁,做天主得心应手的工具,与主同心,与时俱进,来光荣圣教会,颂谢天主。
在新冠疫情的危机下,教宗呼吁众人重振多边主义,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采取具体行动,援助移民和难民,促进儿童与妇女的权益。
他的“无边无际的爱德没有界限”,因此教宗转而谈到教会和基督信徒在社会中的社会行动,这个行动常该从耶稣的救赎讯息获取灵感。
若望福音记载:“天主就是爱”,教宗本笃十六教导:“爱德是福传使命的灵魂”,在今天福传的大好时机,我们怎样去福传,唯有爱的行动才是有力的工具,德肋撒修女不是最好的见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