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要提一下昨天谭立铸在谈移民的问题,讲欧洲国家在移民问题上的一些做法,也谈了一下教宗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要求各宗教团体都要接收一个难民家庭,提出教会要办成穷人教会的一些基本观点。
再者,「梵二大公会议论及敬礼自由、良心自由,但有些天主教徒并不接受;连我们天主教徒都有这个问题」。同样地,「穆斯林弟兄姊妹在良心上也有所成长,而有些国家并不明白,或者不同国家的成长各有差异」。
之后,巴尔纳伯和保禄一起回到耶路撒冷,参加宗徒会议。会议决定外邦人接受基督的福音不必先接受割损礼。于是教会向外邦人敞开了大门。
进入修院念了些神学,更是以异端迷信对这些行为嗤之以鼻。然而,我们所反对的一切,真如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必须加以反对吗?
翁神父(右)参加师惠敏神父的毕业典礼师神父曾从1994至2000在本笃会圣文森修院攻读神学与圣经硕士,后从2002至2010在加州耶稣会圣加辣大学攻读圣经神学。
题外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回应了天主的召叫,到罗马攻读神学,晋铎后在堂区服务了一段时间后,再次被主教派到罗马深造。
家庭教会方面,由于没有合法身份,无法公开建立神学院,神学训练与教育更加困难,家庭教会的多数牧师未受过正规神学训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主教32年进入修院,38年加入耶稣会,45年5月19日晋铎,46年去了欧洲,在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地学习,50年在额我略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51年回国,55年被捕入狱,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间是在监牢中渡过的
其中关于基督教与儒学相会通的六个焦点,对汉语基督教神学的挑战是极为尖锐的。不久,台湾《宇宙光》杂志便约请周联华撰写《新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作为对蔡仁厚文章的回答。
除了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攻读教义神学硕士的几年,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亚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