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强调教会是一个天主的民族,我们要建立一个共融合一的教会(《教会宪章》,13),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发展地方教会(《教会传教法令》,19),每一个人都有天主肖像和人的尊严,宗教对话在这个时代非常重要(《
教宗说:若一个要理教员被吓倒,他便是个懦夫;若一个要理教员过着安逸生活,他就成了放在博物馆中的石像;若一个要理教员态度生硬,他就变得干瘪,不结果实。
福音中的管家便是一个世俗的例子。你们可能会说:‘这个人做了所有人都在做的事!’。不是所有人!而是某些企业管理者、公务人员和执政者……。
教宗提到希腊神学家在解释天主的这个举止时用了一个相当难的字:屈尊就卑,就是说,天主俯身,贬抑自己,进入世界,成了我们中的一个。教宗说:爸爸妈妈也向孩子说些可笑的话,‘啊!
教宗方济各1月3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称:无法理解一个基督徒可以不要教会。当天的弥撒读经叙述达味王的祈祷,教宗称达味王有归属天主子民的强烈意识,而我们是否也有归属教会的意识呢?
去年圣诞节,我被派到一个堂区服务。堂区内有一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拄着拐棍摸索着走路,每天总是默默地进堂念经,然后默默地离开。
徐光启翻译后了解到,推演法的一个精髓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是摆事实,次序没关系,重要的是最后的结论。
这使我的心情也随之变的越来越沉重,去年圣周四晚守夜回家后的一个睡梦越来越清晰地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出现。
给我们一个重大启示:人类要经过苦难,才能进入永生。所以教会告诫我们在四旬期要斋、克己、悔改。其目的就是使我们能进入永生。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不使我们不要吃苦就让我们进入永生,那该多好啊。
我是一个冷淡教友,而我家却是基督徒世家,父母是堂区教友们公认的热心教友。说实话,我是一个老教徒,新教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出生就领了洗,现已75岁,可不就是老教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