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九日领受司铎的品位永为司祭,完成了母亲把他奉献于天主的心愿。圣神父的当年被刘锦文主教派往北平辅仁大学攻读文学,四年很快结束,时民国37年。
上个主日我们回忆了耶稣在门徒和众人兴高采烈的欢呼中荣进耶路撒冷。这些人在耶稣身上寄予厚望:许多人等待祂施展神奇和伟大的作为,彰显祂的大能,甚至把占领他们土地的敌人赶走。
老会长告诉我说:当时贞女的出现很可能是因着父母而接受信仰,不然,他们的生存就是个困难;依此据推算,从墓碑立日起向前推大约近60年的话,应该是16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教友,也就是说这里已有400年的教会史
夫妇和家人们一起的家庭祈祷,以及参与主日弥撒,参与堂区的基督徒活动,是治愈婚姻摩擦和问题的最简单而最有效的方法。在祈祷中,主耶稣基督,生命的良医,就会治愈我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所有疾病。
司铎和青年将是2018年和2019年这两年的主角。
在那片土地上,基督徒团体其实并非由传教士所建立,而是18世纪下叶的一群朝鲜族青年。他们被一些有关基督信仰的篇章深深吸引,便深入研习它们,把它们作为生活的准则。
教宗也强调,在喜悦的同时不要忘记还有许多严峻问题折磨着你们的家园,例如长期的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失业问题;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家庭的所需得不到满足,缺乏适当的服务。
教宗在讲话中提及《愿祢受赞颂》通谕,指出青年是改变社会的种子。教宗表示,全球盛行的科技至上观念,让人以为单凭进步就能获得力量,以为科技和经济的力量会自动带来益处和真理。
教宗再次谴责剥夺工作的技术至上的偶像崇拜,并对25嵗以下青年的高失业率表示忧虑。在一些欧洲国家,失业率高达40%,甚至50%。
谈及献主会对青年的培育,他说献主会来自西方国家,培育方法比香港填鸭式教育不同。献主会中华省会长吴德维神父告诉《公教报》,他们以传教士身份在港服务,期望鼓励更多信徒回应传教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