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本真福德肋撒嬷嬷的传记,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有一次,穷人的德肋撒嬷嬷去拜访一位从来没有人关心过的老人。她在老人的房间里发现了一盏漂亮的灯,但是上面布满了尘埃。
第二天,我和崔神父去给一位老人送圣体。那天风很大,天很冷,我都有些吃不消了。当我和神父走进那间低矮的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时,我的心在发怵。
最近媒体上有篇报道《儿嫌母脏》: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妈妈下岗后,去当了一名清洁工人,竟苛责母亲。这件事反映了当今社会上的一大通病———嫌贫爱富。
她家离教堂十几里路,每天坚持骑自行车去望弥撒,直至卧床不能下地才间断。平日里默默无闻,拖着带病的身体洗衣、做饭、提水、种菜、打扫卫生,一刻也不闲着,辛勤操持着家。
相信我们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媒体报道:某某大学生,面对落榜,因没有耐力和信心,而自杀了;有些家庭不幸的男女,因痛苦和悔恨,没勇气去努力改善,找回初衷,而去寻求死亡来解脱;面对下岗失去了工作,有人觉得无法生活
明知:人明明经历亲证天主的爱;故犯:在经历天主的爱之后又故意拒绝去爱,干犯圣神,这种人,“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
教宗强调:(一个真正的基督信徒不会满足于口中说出的话,也不会相信欺骗人的意识形态,而是不顾自己的利害,真正地去帮助他人的需要,而且不只是零星偶而地行善而已。)
我们不要判断人,而更应去宽恕他人。在禧年当中更多的去行神形哀矜,让穷人也能体验到天主的慈悲。在四旬期第四主日前星期五及星期六,举行奉献二十四小时给天主参加和好圣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祈愿四旬期能使我们做好心灵准备去领受天主的宽恕,并如同天主那样宽恕他人,忘记他人的过错。教宗的弥撒讲道以礼仪读经与福音为主线。
依旧记得2007年正月的山西太原避静之行,感谢天主在众多兄弟姊妹之中拣选了我,让我和另外两名同伴非常荣幸地去参加那次为期四天的避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