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日常的圣人和今日殉道者在圣神的帮助下推动教会前进,以言行一致的生活态度勇敢地做复活耶稣的见证人。
他此行是带领旅途中的天主子民与基督相遇。 的确,人总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根源,这是人永不满足的欲望,基督信徒也如此。早在中世纪,前往圣雅各伯墓前,到罗马和耶路撒冷朝圣的信友已络绎不绝。
耶稣吩咐祂的门徒们给这些人吃的东西。教宗解释说:“耶稣想利用这个情形来教育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朋友们关于天主的逻辑,这逻辑就是对他人负责。”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於3月31日圣周二发布推文:告解是天主爱怜的圣事,是祂拥抱我们的方式。
教宗主持三钟经(梵蒂冈新闻网)「好种子和莠子代表的不是抽象的善与恶」,而是「我们这些可以跟随天主或魔鬼的人类。」教宗方济各7月19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如此清楚明白地论及当天主日福音中的比喻。
教宗方济各10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对自己的言谈作良心省察,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或是灰色的基督徒。听其谈吐,就能认出他们。
宗徒和基督徒向来坦率直言,沟通讨论,在圣神的启发下明白哪些是该做的正当行为,绝不教唆背叛或拉帮结派。教宗以初期基督徒团体内的讨论和争执,阐明这个论点。
她们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在宗教受迫害的背景下,于1936年10月28日在阿斯图里亚斯的波拉德索米耶多遭杀害。这三位新真福中,皮拉尔是马德里人,25岁;奥尔加,23岁,在巴黎出生。
第14节:「必死的人的思想常是不定的,我们人的计谋常是无常的;」背景:“必死的人”(拉丁文:homomortalis)强调人类是受造物,有限、脆弱、会死,与永恒的天主形成强烈对比。
【哈巴谷2:2-4】上主的答复与神视的希望2:2「上主回答我说:你写出这神视,清楚地刻在版上,使人能够容易诵读。」背景与解释:先知被吩咐将神视(天主的启示)写下,象征其权威性和普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