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卡恰总主教也重申,应当更加关注「网络恐怖主义,以及恐怖分子不当利用数字科技的问题」,以及「解决恐怖主义的深层原因,对策包括青年教育、个人或团体不受到排斥、消除严重的经济不平等、促进对话,以及尊重多元和共融
每一个圣召的经历,特别是牧职的圣召,终究都是天主的召叫和个人的响应,是天人之间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互动对话历程;然而祈祷、灵修生活,尤其是神师的陪伴,对有志投身终身执事行列者的圣召辨别具有莫大的裨益。
主教介绍这位圣人说:“圣金大建在监狱里写的一封信中,记录了圣人与一位官员的对话。那官员问他说‘你是天主教徒吗?’他回答‘是,我是天主教徒’,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因此,这项原则也融入了教会学术机构的新法规里,包括把传教精神解读成一种与当今社会、文化和随之而来的挑战更深入对话的方法。于是,在这层意义上,教会便走出去了。
教宗解释说,“若我们论述的是一个同道偕行的教会,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形式,而也需要实质,以及在天主子民中,尤其是司铎与平信徒之间促进对话和相互作用的工具和结构”,因为“有时在圣职人员中的精英主义使其脱离平信徒
教宗指明的希望在于具体地实现对话,这表现在聆听、代际往来、年轻人的教育和众人都有合乎尊严的工作。
李神父列举《庄子.天道》中的故事(齐桓公与削轮胎工匠的对话)来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正是从这“信仰生活与我们的人性、认知和情感维度不充分的对话中”,产生“灵性上的疑惑和圣召危机”。“我们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履行职责绝不是为了追求宗教和社会声望,而是置身于民众当中,与他们一起行走,学习聆听和对话,牧者与平信徒携手前行。”
日徐诚斌主教陪同保禄六世进入政府大球场1970年12月4日徐诚斌主教陪同保禄六世进入政府大球场数万信众在大球场参与教宗保禄六世的感恩祭●他反对战争、核子军备竞赛、贫富悬殊、堕胎自由化;●在他任内,大公教会积极促进「主内派别」合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