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这个答案比较简单和个人化。
只在嘴里喊信,你喊的再响也不能救你的灵魂。连魔鬼也信,它比人信得还深。所以教会反对这只喊口号没有行动的死信德。因为这样的信德是枯死的。就像一段离开了树干的树枝,枯干了;一条离开了水的鱼,渴死了。
年高九十的厄肋阿匝尔拒绝吃猪肉,也拒绝他的「世俗朋友」为了救他一命的献计。这位老翁向来表里如一,品德高尚,他在生死关头依然维护尊严,「持守品德,甚至殉道,作出见证」。
借着圣诞佳节的到来,人类获得了救恩。
这就是救恩的路线:在‘我’罪人与主之间建立起关系。倘若我自以为是义人,这救恩的关系就无从建立。教宗接着说,耶稣用另一个故事来回答法利塞人的傲慢与不安。
罪人懂得恳求宽恕,罪人会寻找耶稣基督的救恩。当天主子民看到末世到来和胜利的喜悦时会欢欣鼓舞,朝拜上主。我们不仅要有天使呐喊的声音,也要有朝拜天主的大声音。教宗强调,对基督徒而言,朝拜并非易事。
因为他们见证了耶稣带来的救恩,都因了这救恩而皈依,让自己获得救赎。耶稣在湖边显了捕鱼奇迹,伯多禄一见这事就向耶稣说:‘主,请祢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路五8)。
此外,圣地守护人巴顿神父也在一份公告中强调,方济各会士的临在是救恩史的一部分。
祈祷不只是先于救恩,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涵盖了救恩,因为祈祷使人免于绝望,那是不相信能够走出许多无法忍受境遇者的状况。
教宗深知,魔鬼和原罪临在于这个世界;为了得到救恩,我们必须仰赖至高者的救援。这并不意味著个人和单位的责任得以减轻,而是将这些责任放回在它们真正的背景中」。托尔涅利指出,「教会无法独力救自己免于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