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一段时间,廿四顷地教堂寂静无声,直到抗战胜利后日军撤出廿四顷地教堂,人们才又听到了久违的钟声。1958年大炼钢铁,这三口钟最终没能逃脱厄运。
1939年日寇空袭西安时,西安代牧区德肋撒修道院院长佳百济神父(意籍)将师生由西安迁来公义教堂继续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西安东堂原址,教堂以及附属房屋文革期间被全部拆毁。
玫瑰经念完,大家来到苦路第一处前,开始拜苦路,和耶稣一起重走苦路,默想耶为救众人,甘愿被钉十字架上,自做牺牲,流血奉献。
剖析了神长教友骨干们应当效法耶稣,在教会里成为仆人式的领导,用服务,牺牲,爱赢得教友的尊重。不管有多大的能力,也不能占统治地位。
使更多教友们明白,在四旬期施舍、斋戒、祈祷决不会白白浪费,而会结合主耶稣的牺牲,获得我们为世界、教会和自己所求的恩宠,尤其是共融合一的恩宠。因而明晰事理,感悟人生,感恩天主。
李神父在弥撒中指出:圣周四是主耶稣牺牲奉献的精神,从苦难、死亡、复活表达真实的爱,爱到底,爱得无怨无悔。
他的教诲照亮了道路,也交给我们一项重要任务:以牺牲与坚韧的精神共建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
今天尽管他离开了我们,但他为人师表、自强不息、甘于牺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教宗继续指出,而家庭、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肩负着教育青少年的责任,使他们有能力利用内在的见证真善的力量迎接挑战,即便是需要用宽恕与和解作出牺牲的时候。而在这一努力中,宗教团体肩负着特殊的责任。
教宗本笃十六世用枢机主教圣奥古斯丁的格言说:所有的历史是两个爱之间的斗争,或者我们爱自己而轻视天主,或者我们爱天主牺牲自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