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一定离不开姥姥多年给我祈祷,才使我紧紧地跟随着基督,走神父之路。可惜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不喜欢玫瑰经,说玫瑰经是过时了的祈祷经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诵念圣母经,真的让人感到枯燥无味。
只有在复活的光照下,才能理解基督信仰对死亡的看法。 当我们这样理解死亡的时候,死亡的意义便改变了。如果没有对一种比死亡更强大的生命的信仰,人类将永远为恐惧所瘫痪,冻结在他们不敢直面的深渊边缘上。
而这正是前教宗在《信德之门》手谕中所发出的号召和呼吁:作为伯多禄的继承人,从任职开始,我就提起,需要重新发现信仰之路,以便能够以日益清晰的方式光照人,使与基督的相遇充满喜乐及更新的激情(2)。
如果基督徒被世俗所同化,被那些日益腐化、腐败与堕落的生活所淹没,那么基督徒作为盐和光的社会作用,从何处体现出来呢?
———给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妻子海德维希·玻恩的信1920年4月18日我知道,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死亡的痛苦折磨却无能为力,这意味着什么。对此是没有言语能安慰的。
圣咏的作者呼求天主在人类所有的努力都徒劳的地方介入,这就是为什么祈祷本身就是救恩之路,也是救恩的开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受苦,不管是相信还是拒绝天主的人。但是,在圣咏中痛苦变成了一种关系”。
望着这位言谈话语之间充满了感恩、把自己奉献给主的弟兄,教友们充满了敬佩,由衷地祝愿他的福传之路顺利,主恩满溢。
美国主教团礼仪秘书处副主任达恩.默茨(DanMerz)神父指出,教宗本笃十六世荣休前已展开这项改变的工作,反映教会日益重视「父亲的关怀」。
当时已经晚上11点多了,我刚念了一句我们的天父,忽然,一道光把房间照得特别明亮,我开始以为是火炉没有封好火焰反射过来的光,但我向炉子方向看去,没有任何的光亮,甚至连窗帘都一片漆黑。
但是,我知道,天主的光包绕着我,他复活了,他的光可以穿越任何黑暗,天主的良善可以战胜任何这个世界上的邪恶。这有助于我更有信心的朝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