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安泰努奇修士曾携带原版「静默圣母」圣画像谒见教宗,这是一幅将天主圣言默存心中的玛利亚的圣像。当时,教宗鼓励安泰努奇修士继续走这条灵修道路,并开设一座朝圣地献给静默圣母。
琪琪格决定将那尊心爱的圣母态像赠送给教会,后来该圣像在当地一堂区办公室陈放了数年。马伦戈枢机知道这故事后,他去了那里并亲眼看到了这尊圣母像。
我们在公元第一千年代的圣像和细石镶嵌中所看到的,就是这样的肩带。公元第一千年代过去后,羊毛肩带也改变了形式,再也看不出是迷失的羊的象征,而是披在两个肩膀上、形状像英文字母Y的样子,而且有了新的意义。
1952年在扬州发现的一块元代遗下的墓碑,上面刻了圣母抱耶稣的圣像,这是方济各会宣传圣母的记录,耶稣会士利玛窦和他的同伴相继进入中国后,圣母的敬礼普遍流传到各地,许多传教士都承认热爱圣母是中国教友的天性
苏景芬在她的诊室的屋子里挂上天主教的圣像,来她的诊室看病的人,她都要向他们宣讲教会的道理和教规、教义。看病时她先向天主祈祷———说要用天主的爱,让所有来她这的人都能感受到。
他也呼求无玷童贞圣母的保佑,他说:“你们在唱经小堂所恭敬的圣母圣像是由真福庇护九世在1854年加冕,50年后的1904年由圣庇护十世在圣像的周围加上了星。”
这个意义深远的圣像显示出:玫瑰经念珠是童贞圣母赠送给我们的工具,为默想耶稣、并借着默想耶稣的一生,而越来越忠实地热爱耶稣和跟随耶稣”。教宗又说:“这也是圣母在其它的显现机会中留下来的吩咐。
而天水的王国珍老师既是参加学习的通讯员中年龄最长者,也是最热心者,当大家在信德书屋各自为自己的所需挑选圣书圣像时,王老师却慷慨地把自己的圣书一本一本送给我们留作纪念。
原来妈妈早有预感,把圣经、圣像藏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不管形势多么严峻,妈妈从无间断过早、晚祈祷,从小教会了我们很多经文。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就以瘦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
这是一张印有圣伯多禄和圣保禄的圣像的珍贵羊皮纸,无论朝圣者走了多远,只要不少于一百公里,都会得到这张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