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圣经,参与圣事,祈祷都是享受福分的时刻。当我们在每天的醒悟中与天主一起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时,就是在福中行动,就是享福。享福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与天主同行,以主耶稣的眼看,以祂的耳聆听,以祂的心体会。
当我们在绝望无助时让我们时刻想起他,因为祂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救主。
危险的是,在那些时刻,我们可能乞求情感,自己仓皇依附上偶然遇见的“首位主人”。就是这些经历让我们产生扭曲的信念,认为关系只能以“仆人”的姿态存在,仿佛我们必须赎罪,或认为真爱并不存在。
然而就在人们还沉浸在万家团圆、亲朋欢聚的幸福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大灾难突然降临到了张宝娣的家中。大儿媳妇的娘家附近有个大峡谷风景区,因此,二儿子和怀孕8个月的二儿媳也想趁年假一起去玩玩。
极个别的时刻,某件事使我生气时,我也会大声说:我爱你,但我也很生气,我几乎不能再说什么!这样,一来能使我们都冷静下来,回到我们原有的基础上,二来让我们能平静地解决当下的问题。
父亲对信仰的追求和虔诚,对事业的一丝不苟,对同事、邻里的友善,时刻影响着六个子女的成长。
说到这里,我们正面对最后的抉择,也就是信仰与不信仰的争论:到底一切事物的原理原则是非理性,缺乏自由,偶然,或者是理性,自由和爱呢?到底是非理性或理性为首?这是归根到底的问题。
他最后是倒钉十架而死,因他认为自己不配与主同样钉十架,以此表示对耶稣的忠诚,当有人来抓耶稣的时候,他拿着一把利刀奋不顾身冲向那一批来逮捕耶稣的人,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玛26:51)。
教宗最后谈到结婚典礼,他邀请情侣们把婚礼办成真正的欢宴,基督徒的欢宴,而非世俗的欢宴,因为上主启示自己和赐予恩宠的临在,使婚姻达致圆满和绝对的可靠。祂是那真正温暖心灵的圆满喜乐的秘密。
最后,他们把宗教和朝拜天主当成一种具备价值观和反省的文化,也有某些要求行为得体的诫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他们认为上主会宽恕,他们深知这一点,但这一切离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