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愿祢受赞颂》通谕所言,整体生态也需要促进一种个人、社会与生态上的和谐,我们因此需要一种个人、社会和生态上的皈依。亚马逊地区的信仰意识需要得到牧人的陪伴与临在。
同时,教宗还将最新通谕《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过现场大学生象征性地交给罗马和非洲的全体大学生。教宗在默祷中指出,“默想玫瑰经的奥迹,我们再次与在耶稣基督内将祂的临在启示给各族人民的天主真正圣容相遇。
正如先教宗保禄六世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写道的,“传教士们在各地本着尊重地方文化及环境的原则推动发展,并继续这一努力”。而且,四十年来,“这是唯一能够使非洲人民摆脱饥荒和疾病奴役”的方式。
(《我给你们牧者》通谕21)
人子这称呼,在旧约中通常指人;在厄则克耳先知书中,还带有一种卑微懦弱之意,指在天主的威能前,人只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可怜人(则2)。
守贞者所过的独身生活,为的是随时随地准备好将福音性的爱,给予周围所需要的人;对缺乏爱的人,能整个地将爱的能力,甚至将自己通传给别人。此外独身生活也让人看出来,守贞者把天主当作绝对的。
教宗以《福音的喜乐》劝谕、《愿祢受赞颂》通谕,以及他在玻利维亚圣克鲁斯向全球人民运动发表的讲话,向在场人士指出当遵循的道路,勿使不平等成为最后的结局。
在距离本笃十五世因一战而发布的《夫至大》通谕一百年之际,教宗方济各再次强调教会传教的重要性。对于教宗来说,他希望利用这段时间来「唤醒大家,去做更多的好事。不是恩典的公证师或保护者,但为传教士」。
他的这些善行是受到神圣的启发,也受到教宗良十三世颁布的《新事》通谕的启发。
教宗由此提及《愿祢受赞颂》通谕,勉励众人「热爱大自然,明智地关怀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课题」(参阅:106-114号)。上智大学奠基于依纳爵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