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答说凡为了他的名舍弃一切的人,今生必要得到百倍的赏报,来生并接受永生。(玛19:27-30)看起来这似乎两全其美,今生得百倍赏报,来生又享永福。
世界上的苦有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苦,所谓人生一世痛苦八九,谁也逃不了人生的痛苦;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凡受造之物,有喜必有忧,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是人与动物当面临的考验,谁也无法避免。
厄则克耳先知书四十七章曾预言:水从圣殿右边经祭坛流出,水流成河,沿河两岸树木成荫,使死海成为好水,万物丛生,因为凡这水所流过的地方,必带来生命。
“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望3:16)天主向我们一次次发出慈爱的呼召。
凡接受祂救恩的人必从罪恶,悲哀,内在空虚与孤独中解救出来。与耶稣一起,喜乐就会生生不息“(1号)。不时会有悲伤的时候,但是平安却是常在。与耶稣同在就有喜乐与平安。
耶稣对我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这就是爱德的美好之处,最伟大之处。让我们向前,向上!
领主咏主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亚肋路亚。
根据依勒内、克莱孟、热罗尼莫等教父的记载,宗徒若望从帕特摩海岛被释放出来后,仍继续在厄弗所传扬福音,建立教会。若望晚年充满了爱心,带给弟兄们许多安慰。
焦瓦尼奥利(AgostinoGiovagnoli)向梵蒂冈电台讲述比约十一世教宗,他说: 答:比约十一世教宗是个勇气非凡的人,这也成为他牧职的特色。
第四类是善良人,称为艾赛尼人。他们是献身于天主的隐修士。教宗说,可是他们远离民众,民众也无从跟随他们。向民众说话的是以上这些人,可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声音能进入民众的心。耶稣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