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加特百利神父事后接受美国一家天主教媒体访问,形容这个经历「某程度很『酷』、很前卫,并希望这能带领另一番潮流。同时也有点不幸,这节目已进行了十年,为何我们天主教徒在福传的新方法中,要犹豫不决呢?
教宗说:我们的痊愈得益于成了贫穷者的那一位,祂接受失败,彻底经历了我们的不安定,为的是以祂的爱和力量填补这不安定。
真福苏尔普里齐奥一生以信德和对天主圣意的顺从,经历了巨大痛苦。他于一八一七年四月十三日在意大利北部,阿布鲁佐行政区佩斯卡拉省出生,父亲是名鞋匠,母亲是纺纱工人。
他们长期以来在心中筑就的圣坛,是否也正经历着被拆迁的命运?在世俗化的汪洋大海中,他们也正遭遇幸福神学的影响,墨面寻求漂白,追求目标由内在的喜向外在的乐演进。
在弥撒开始前,小德兰修会的黄冯伟修女通过圣经记载的事例和圣人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了什么是天主的召叫,澄清了教友们对圣召的一些错误的认知,她说:天主的召叫不仅仅是针对修道人的,他通过各种方式召叫所有人,也请所有人回应他的召叫
一路走来非常艰辛,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实属不易。我觉得这样的精神会对我们每位神父做好堂区的牧灵、福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和动力。因为你们是在撒种,是在耕耘,实际上地方教会也因此有了累累硕果。
我为这两年半的经历而感谢圣父!格雷格,我也感谢你的信赖、耐心和榜样。
这让教宗想起了圣安东尼院长的经历。这位伟大的沙漠隐修院开创者曾有一段时间陷入了黑暗。上主安慰了他,向他启示自己的临在。
为达到这目的,教会必须反对意识形态争辩和新闻手段,它们出于各种利益,经常利用儿童的悲惨经历。
在每个圣召的经历中,即使在我们一无所获的时刻,天主也会与我们相遇,赐给我们喜乐,满足我们的生活。教宗写道:「上主的召叫绝非天主干涉我们的自由;圣召既不是『牢笼』,也不是加诸于我们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