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礼仪已经使我们的身心注满了基督爱的精神。
作为基督徒,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难免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有信仰的依托,宗徒精神的鼓舞,面对种种的“利益”和“甜头”,我们会收敛心神,望而却步。
朝圣的人是一群勇敢向上的人,他们自从领洗的那天起,就把一生交给了天主;他们把信仰的旗帜高举,把主的教导牢记,用实践的精神向着真理走去。
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也很值得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学习。生活中的人们,往往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斤斤计较于自己的得失。一切顺利时便心花怒放,欢天喜地。
2、为活出基督精神,使生活福音化,司铎们要改变旧观念,高度重视对圣经的学习,要带领广大教友,掀起诵读圣经、学习圣经、研讨圣经的热潮。
我们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们的心灵正在荒芜,我们的身体正变得越来越脆弱……作家冯骥才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
“我们应该勉励保持自己的心开放于受苦和不幸的人,也要不断地祈求天主赐予我们怜悯别人的精神,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天主的精神。”———圣味增爵★基督信仰于十七世纪由中国传入韩国。
福利院上至院长下至服务人员都是遵照基督仁爱的精神奉献爱心,全心为老人服务。建院之初,院长刘神父亲自带头干活,晒黑了,也累瘦了。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在了福利事业上。
然而精神虽然强大,肉体毕竟脆弱,许多的朝圣者因为种种原因,而死在朝圣的路上,被迫中断朝圣之路。
她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着基督的大爱精神,影响着儿媳,可谓用心良苦。我曾问她为何不间断奉献,她说:三年前,我患眼病,孩子领我检查后说要做手术,需花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