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说,“天主圣神总是拣选卑微渺小”,因为“祂无法进入那尊威、高傲、自满自足”的心灵里;天主向那些卑微渺小的心灵启示祂自己。
他们不参与人们的历史,不涉入问题,不努力行善,不尽心竭力治愈许多有需要的人,以免弄脏自己」。这段福音事迹展现出不冷不热基督徒的两种态度。
「那么,我的想法和感谢是针对许多充满爱心、而又没有喧嚣的人,今天仍然白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心灵」,最显著的是,教导孩子的父母以及医院、安老院、残疾人中心的操作人员和志愿者。这证实了教会在圣地的社会工作。
“长寿使我们面临自己的脆弱、相互依赖、与亲人和团体的关系,尤其是我们与天主的关系。天主赐予我们晚年,让我们有时间加深对祂的认识,与祂建立密切的关系,好能日渐进入祂的内心,完全仰赖祂。
我们今天的心态确实受到了困扰,只在我们感到愉快时才恪守自己的承诺。教宗说过,如果耶稣只在愉快时,而不是在十字架上保持忠信,我们今天就不会有救恩。”
教宗邀请众人省思,自己祈祷是出于信德,还是习惯?「祈祷时,我们要当心,切莫成为习惯性动作,却没有意识到上主的临在,没察觉到自己正在与上主交谈,而祂能解决问题。」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回自己。这意味著换一面镜子」,以贫困弱小者为镜子,从他们身上看见天主、看见自己。
甘比诺女士在视频讯息中透过自己身为“妻子和母亲的经验”,指出家庭牧灵的优先工作和目标。她首先说明,“在这疫情期间,全世界的家庭都显示出它们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不可让家庭感到孤独。
没有母亲的世界就没有前途,盈利和利润单凭自己无法提供未来,有时甚至助长不平等和不公。母亲则让每个子女感到有一个家并赋予希望。”
我们只想到现在,想到拥有、出众、把自己安置好,就好像我们永远不会离开(现世)到上主等候我们的另一个生命中去一样。为了准备好与主相遇,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与祂合作”,并且“在祂的爱的启发下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