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跟我说,他来不是注视圣母玛利亚的面容,而是让圣母看他,看顾他的生命并启发他的思想”。21日上午,信徒……络绎不绝地来到圣母大殿。
一位姓郎的耄耋老人,他满头银发,面容和蔼。每周日,他不顾刮风下雨,总是独自驾着电动轮椅,沿着崎岖山路,蜿蜒近一小时,赶到堂里。
因此,他不是一位普通的外交官,所呈现的是“一个陪伴、安慰、搭建桥梁的教会面容”。最后,教宗鼓励圣座新任大使:“愿你温和的言语能开导人,愿你平安的目光能安慰人。
教宗注视着这些被光照耀的面容,向自称基督徒的任何一颗心点出他们的名字:我可像基勒乃人那样,忙碌一天后却善意帮上主背十字架?我可像那些勇敢的妇女,像耶稣的妈妈,在那里默默地悲伤?
厄玛奴耳当年第一次来,世界没有认出他的面容,两千年后的今天,你可曾认出他,并准备好迎接这个叫做耶稣的婴儿?
她很美,有着天使的面容,粉红的面颊,柔软金黄的长发直垂到肩上,她看到我之后,害羞地躲在耶稣的背后,手紧紧地抓着耶稣的衣角,露出半边脸来偷偷地盯着我看。
从民众的面容、态度、微笑和激动的眼泪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在这里,善心的撒玛黎雅人的爱德成了第一堂课,受苦人的面目成了基督的面容。 教宗表示:教会在哪里成为天主临在的媒介,她就在那里也是使人类和世界真正人性化的工具。
世界病人日不仅是祈祷和为教会益处牺牲受苦的时刻,更是召唤所有人从患病弟兄的面容上,认出为拯救人类死而复生的基督的圣容,教宗以特别的方式又一次关怀苦难中的人们,他用梵二神长《告贫困者、患病者及受苦者书》的话说
而丑化教会面容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就是反对她可见的合一,特别是分离基督徒且尚未解决的历史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