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随主意,绝不可抱怨,这是信仰的原则。通过我的讲解,燕儿明白了许多,她的认识慢慢地转变了。为此我们献了一台平安祭,祈求上主降福我的家。
其结果是人人暮气沉沉,福传这个局面无法打开,他们依然只能安坐在教堂里讨论圣经,彼此抱怨教会的瘫痪与失落,无法向人宣讲天主的权能和所施的恩膏。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大家也没有一丝抱怨,而是全心投入到紧张的赈灾工作中。修女们在谈到玉树灾民时介绍道:所有玉树的民众,看见志愿者都会露出真诚的笑容。
他没有随从抱怨的诱惑……。要当心怨言!”教宗说:“怀着信赖前行,宁愿有意外情况的不安,也不循规蹈矩,这才是真正使徒的态度。”
教宗最后解释说,西默盎和亚纳没有抱怨“天主不在他们这一代人中道成肉身”,而是在他们之后的世代。他们反而因“能看到和宣讲他们这一代人的经历”而受到感动和慰藉,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没有错过时机或荒废掉”。
这无形中增加了我对她的误解和抱怨。日子如流水轻轻地流过。当时间的脚步踏入2006年时,我的信仰生活发生了一系列让我始料不及的事情。太大的压力让领洗刚刚一年的我猝然倒下。
每天因为误了吃饭时间,没少遭儿媳抱怨;每次跑西安买玻璃钢,提上40多公斤的桶搭长途汽车,累得晚上睡不着觉……这些苦,我都能受,最伤心的是大家不理解。
青年朋友们,我们常常抱怨堂区没有活力,神长没有水平,那我们为什么还袖手旁观呢?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堂区的建设离不开我们青年人的扶持与关心,更离不开我们为教会带来的活力与希望!
姊妹,你还能抱怨甚么?若果你知道为爱天主而作的补赎,每一滴眼泪都是奉献;这奉献可以使天堂上的天使喜乐地赞颂天主。」她的好友对她说,就好像是天主的代言人。「勇敢吧,姊妹,一切都会过去的。」我只能这样说。
圣史路加说,耶稣讲述这比喻是为抱怨祂与罪人同席的法利塞人和经师所讲。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讲给那些迷失却不自知、反而判断他人者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