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他的受难中就遭遇了这样的处境。在他内,各种人性的疼痛、悲痛和苦难升华为一种爱,成为耶稣接近我们、与我们同在的纯粹意愿。
马丁斯枢机指出,真正的信德,是要跟随导师耶稣的路,为了更高尚的爱而走十字架的路。
孩童高举耶稣圣婴态像请教宗降福(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于12月15日将临期第三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主持诵念三钟经活动。该主日也被称为喜乐主日。
6月15日星期五是耶稣圣心瞻礼。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95年制定每年的这个瞻礼为司铎圣化日,要求整个教会的信友,不论是司铎或平信徒,都要在这天更特别为神职人员的圣化祈祷。
耶稣用他的大能,怜惜众生,爱惜身体治愈身体痛苦,贝特赛达的瞎子、十城区的聋哑人,复活雅依洛的女儿,治愈十二年血漏妇女,治愈葛法瓮的瘫痪人、患病人、附魔者、百夫长的仆人、附魔孩童……耶稣自己在旷野中四十日禁食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耶稣爱我们,耶稣爱我们,祂的爱没有止境,爱我们到底,甚至为我们,为我们每个人舍弃性命。教宗注视着参礼的囚犯,他的目光与这些带着痛苦和冷酷表情的面容相遇。
教宗说,这篇福音有关富贵少年的章节最为人熟知,圣史在叙述人物对话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时将镜头对准了耶稣的眼睛。这部戏有三个场景,三种目光。第一个场景是:富贵少年跑来问耶稣为承受永生,应该做什麽?
教宗对圣伯多禄广场上三万信友劝勉道,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麽像贤士那样热切地寻求耶稣,或者像经师和司祭长那样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或甚至如同黑落德那样恐惧,感觉耶稣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
他说:你们的面容、你们的渴望和生活对教会而言极其重要,我们必须给予它们应得的重视,我们要有那些跟随耶稣的青年的勇气。教宗提到秘鲁圣人们的芳表时说,他们早在年少时已为上主和他人付出生命。
这种自称为热心教友的人,他们信天主的目的就是在世享福,死后升天堂。其实我们人类,不论是否信天主都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根本不存在不信主的享福,信的受苦,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