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8日上午接见了全体与会者,指出在当前因社会经济窘困、“生态系统恶化”和“丢弃文化”导致的饥饿和粮食不安全的背景下,需要“转换方向”和“改变人心”。
耶稣喜欢透过祂的主教们、透过他们慰藉人心的手、透过他们宣扬福音的话语、透过他们与弟兄姊妹同喜同悲的心肠来“亲近祂的弟兄姊妹”。
传教的关键在于基督的吸引力:唯有基督能吸引人心。」
第三节中《向主欢唱》《愿主赐福保护你》高歌赞美上主,普世大地高声欢呼,赞美了主耶稣,欢快活泼明媚的歌声,如天籁之音直入人心。最后,全场教友纷纷起立,一起欢唱“阿肋路亚”,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教宗鼓励日本信友追随他们的足迹,勇敢地宣认:「基督在十字架上赐予的爱能克胜各种仇恨、自私、嘲弄,以及毫无作为的悲观态度和麻痺人心的舒适安逸。」后者导致人们裹足不前,无法作出适当的行动和选择。
耶稣不是来革新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他不想征服权力,而是要征服人心。世界就是这样改变的。」因此,「那些放弃的人有祸了!那不是圣诞节的文告。
相反地,邪恶的声音诱惑人、攻击人、胁迫人:它激发迷惑人心的幻想、放纵不羁的情绪,而这一切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它起初谄媚奉承,让我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随后又令人内心空虚,谴责我们说:『你一文不值!』
这证实了不断饥渴的人心无法满足于片面的答复。信函指出,「人的内心有无限的切望,它是一种无止境的悲伤、思念之情,唯有同样无穷无尽的答复才能使它心满意足。这答复若是不存在,那么生活就成了一种荒谬的渴望」。
「我们经常感受到那敦促我们接近天主的动力过于薄弱,天主似乎完全静默:祂慰藉人心的许诺看似遥不可及,与现实无关」。
为天国的缘故选择服从、贫穷和贞洁,指出对物和人的依恋和爱无法最终满足人心;尘世生命是与天主净配‘面对面’地相会多少有些长久时间的一段期待,这是常以警醒的心来期待的一段时间,为在他来到的时候随时认出他和迎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