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枢机最后提醒道,我们虽然渺小又有局限,但我们是主耶稣的门徒。在祂的推动下,我们能做很多事。我们不可自行其是,却要并肩前进、同道偕行。(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最後总结道:「我要从这两篇读经中提出两个问题。首先:我是否祈求天主赐下恩宠,开明我的心呢?
邀请教友们缅怀先辈,珍惜当下,不辱使命,亲近认识天主、恭敬天主;学习先辈为教会发展辛勤耕耘,精诚恒心,道智修和,传扬福音,为主作证。
于是,教宗鼓励道,让我们“回到圣言的源头,否则我们只会更多地谈论自己而非天主;许多时候,处于核心位置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和问题,而非基督和祂的圣言”。
教宗提醒道,假如不深入省思有关人的课题,包括人的肉身、脆弱,以及人对无限的渴求,他建立关系的能力,那么“伦理就只剩下规则,信仰恐怕会脱离现实”。
目前我们教区有43位神父,有40位大修生,小修院有80位小修生。对于我们这个小教区的司铎圣召来说,备修院起了很大的作用。
段老及其家庭倾心教会,关爱照顾男女修生,爱护尊重神长,许多神父修女都受到他们的悉心照顾。改革开放之后,做过裁缝的爸爸发现教堂里缺少祭衣,就主动开始为堂里缝制大白衣、祭衣和领带等,给当时神父们应急。
磨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望德,望德使人不蒙羞。比约神父明白自己的特殊使命,他每天在告解亭十几个小时,由于其他堂区的教友也过来,使他在告解亭时间有时达18小时。
满足教内外信众的灵性饥渴和基本需要;或献身于慈善工作(照顾孤残,老人,开办诊所等),以彰显天主或再现基督慈善的面容,特别是对社会弱势和边缘群体的怜悯和爱;或在教会内做一些小规模的教育和培育的工作(如开办幼稚园,参与小修生和备修女们的基本陶成
满足教内外信众的灵性饥渴和基本需要;或献身于慈善工作(照顾孤残,老人,开办诊所等),以彰显天主或再现基督慈善的面容,特别是对社会弱势和边缘群体的怜悯和爱;或在教会内做一些小规模的教育和培育的工作(如开办幼稚园,参与小修生和备修女们的基本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