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论是龙格斯人的传统宗教。据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称,他们在1950年代开始信奉基督教。今天,大多数的龙格斯人都是基督徒。在穆斯林占多数的马来西亚估计有3400万人口,基督徒约占一成。
全球许多国家,尤其是以天主教徒居多的国家,都在国家军队中设有随军司铎,为军人提供宗教和精神上的服务。在随军司铎中,又设有一位主教身份的总监,作为管理和协调全国军中的牧灵工作。
被鲁迅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波兰小说家显克维奇创作的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是一部完整再现基督宗教兴起的诗史巨著,是一百年来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小说。
教宗接着说:“在今天的现实中,献身生活肯定也会面对不少社会、经济和宗教方面的挑战,传教和灵性的途径往往不被人了解,你们却要永远保持同基督坚实的密切关系。”
1995年她丈夫不幸病故,她像塌了天一样,灰心厌气,于是开始寻找宗教,探求人生的真谛。 后来她参加过新教的聚会,仍感空虚,好象没找到耶稣。
哪一个宗教的人在向神明祈求时,不是信心满满呢?那么基督信仰和民间信仰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通常我们认为人是祈求者,上主天主是“有求必应”的应允者。
当我和丈夫赶回去时,婆婆躺在医院病床上,继父讪讪地说,他已经让婆婆成为另一个宗教的信徒了。丈夫看了我一眼,潸然泪下……我清楚地知道:现在,身边发生的事情正考验着我……
教外朋友赵三全来探讨信仰的真理,开始他对各宗教的特点不很了解,经解释他对天主教的伟大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对真理、信仰有了充分的了解,认为来的值,表示要进一步了解天主教,信仰天主。
今天礼仪的福音(参阅谷3:20-35)告诉我们,耶稣在他公开使命之后,碰到一种双重的回应:就是他的亲戚担心和害怕他有点疯了,宗教当局谴责他是由邪魔推动的。
教宗在讲稿中指出:“丧子的经验拒绝理论性的描述,谢绝平庸的宗教或情感词句、没用的鼓励或场面话。这些话虽然意在安慰,却给像你们一样每天面对内在挣扎的人造成更深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