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来自耶稣会的教宗,所提到的野战医院这个主题,很有可能也与耶稣会的创始人罗耀拉的伊纳爵有关。伊纳爵在一场战争中负伤之后,躺在病榻上经历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悔改与皈依的过程。
(参阅罗5:6-8)耶稣用洗礼的圣水把我们洗净,用他的圣神为我们傅油,用他自己的体血养育我们,并把我们带到家里,进入他的身体——我们的教会。
10.当撒罗满将要继承父亲的王位时,他感到迷惘,并对天主说:「我还太年轻,不知道如何处理国事」(列上三7)。然而,年少的勇气驱使他向天主祈求智慧,并献身履行他的使命。
因此,我们更能理解圣热罗尼莫所说的:“不认识圣经就是不认识基督”(《依撒意亚先知书诠释》,序言:PL24,17B)。
(罗8:35-37)3.是每一个基督徒的使命:我们在洗礼中,已领受了和分享了基督“为司祭、为先知、为君王”的三重职务。
(罗10:15)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向“一切受造物”宣讲主的福音吧!
给地方教会团体的书信,如:《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这些书信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是:1、首先提出了教会的普世性。
元朝太府卿郑露、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状元罗伦、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清代名宦李光地,以及近现代一些政要,都曾来这里留下身影足迹。
在圣召中的新生活,就是我们基督徒不再为了自己而生活,不再为了团体而生活,却要为了主耶稣而生活,我们“或生或死,都是属于主”(罗14:8)。只要是基督徒,我们就是圣召,我们就有圣召。
保禄提醒我们:“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3、得到与舍弃在今天的福音中,门徒们也遇到了一个“得与舍”的问题:“看,我们舍弃了一切,来跟随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