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罢,使我反省到:一个跟随耶稣的人,不肯打破以往的生活规律,就不可能度基督徒的生活。成长需要放下自我,不放下自我即意味着固步自封,是老一套生活模式。
同样情况在全球基督徒朝圣地点时有发生。 他说:「我向朝圣者所强调的是经验;要是这经验真的那么强烈,才尝试以影像把它永久保留下来,但不要从影像开始。」
萨科宗主教向教宗提出了牧灵访问伊拉克的邀请,并得到了教宗肯定的答复,而且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教宗对伊拉克基督徒的艰难处境感同身受。
旨在重振普世天主子民的信德,以善度基督徒的美好的生活。事实上,信念,亦作信心。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所相信事情的坚定,可包括宗教与非宗教的信仰。
有的追求起现代化的享乐;有的成了世俗恶风败俗的俘虏;有的竟为不良行为、不良风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早将自己的身份--基督徒,忘得净光,更忘记了我们教会前辈们为争取今天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祈祷是基督徒一生必须经常进行的一项功课,无论在艰难困险中,还是在喜乐祥和中,通过祈祷必能战胜世俗的罪恶,获得天主的祝福。
在第一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阐明基督徒获胜的原因在於若是天主偕同我们,谁能反对我们呢?若天主拯救我们,谁能定我们的罪呢?教宗说,基督徒似乎把这份得胜的把握,这份恩典当作一份产业。
可敬的教宗方济各于2015年复活期第二主日即慈悲主日发布了《慈悲面容》诏书,诏书首先对钦立慈悲圣年进行阐述:耶稣基督是天父慈悲的面容,号召所有基督徒用心注视慈悲。 上主慈悲为怀,仁爱无量。
教宗邀请我们扪心自问:我是一名走谎言之路的基督徒呢,只说空话,还是一名走生命之路的基督徒,也就是做事的基督徒?这富翁知晓诫命,每个安息日肯定进会堂,每年一次上圣殿。他拥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情愫。
圣体是基督徒灵性的食粮,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拿起饼来祝谢了对门徒说:你们大家拿去吃,这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他还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