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从这个视角提到尼加拉瓜,祝愿该国不同政治和社会团体透过对话寻找彼此交流的康庄大道。教宗也提到越南与圣座加固了外交关系,不久后将任命一位圣座常驻越南的宗座代表。
主教还就堂区间的联络交流提出了希望,鼓励各堂区神父教友要互帮互助互学。讲话的最后,主教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
交流中,让我们更受感动的是:“我们的爱心小组,每周都要接受在敬老院拿来的老人们的脏衣服,有的时候,打开那些塑料袋内看似很整齐的衣服,里面却发出阵阵恶臭——因为那衣服里面包藏着老人的大便啊!”
那天与平阴圣婴仁爱基基会会长高霞互通电话,交流两地基基会的工作以及发展情况,高霞却告诉我这样一句话:阮二村建堂缺乏资金,新任会长到处筹措资金,快急疯了。
他参加研经小组,同人分享交流,向邻居、朋友们宣信论道,堂区的各种信仰活动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这一切让人们侧目:有人支持他,以他为榜样;有人奚落他,说他是神经;甚至有人反对他,给他出难题。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的年代既不缺吃又不少穿,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结构的住房里,已经习惯了与世隔绝的生存方式,几乎想不起这种互送食物的感恩和交流形式了。
“文字福传很重要,因为通过报刊的宣传,可以为各地教会提供好的福传资料和福传方法,也可以促使神长教友们走出本堂区、本教区和本省,到外地的福传先进堂区、教区参观、交流和学习,这更有利于福传工作的开展。”
圣齐利禄和圣梅多弟在这里遇到了来自西欧拉丁礼节教会的传教士,因此,这个位处欧洲地理中心的地区成了东南西北交通的要冲,成了不同民族、文化和传统交流的十字路口。
我和小姨每主日都见面,在一起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多了。
请大家多多指教: 2003年7月,广西教区创办了首期《指南针》报,每月一期,到今天,历经三年零四个月,在编辑部的精心浇灌和神长、教友们的辛勤耕耘下,《指南针》日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广西教会的窗口,成为交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