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教宗解释,天主圣三节“令我们默观天主圣三的爱与光明,我们来自这奥秘,最终也要归于这奥秘,它引领我们尘世生命的旅程”。
格雷奇枢机和俞兴植总主教提醒司铎们不要把世界主教会议的进程视为牧灵工作的额外负担,而是鼓励他们以默观的眼光,欣喜发现那些自发和非正式的苗芽早已显露出来。
可敬爱的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个伟大的玫瑰经使徒,我们都记得他双手拿着玫瑰经念珠跪下,沉浸在默观基督的祈祷中,一如他在他的《童贞玛利亚的玫瑰经》牧函中邀请我们去作的一样”。
圣周举行的每项礼仪都在激发人默观人类悲哀的处境,以及天主对人类的仁慈。这样的默观只有变为实际的生活行动才具有价值和意义。
他们主张节制饮食、静默祈祷、规律生活,并强调“身体也是服务主的工具”。可惜,如今许多神父和修女忙于牧灵、行政、应酬,常常忽略了这种古老而深刻的智慧。
于是,默观天主慈悲,保证我们生活于喜乐、安宁及和平圣域;于是,在耶稣内,我们可以成为天主慈悲的证人。
江西主教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1月15日写给北京传教士的信中说:大铁十字架,形状甚奇,观于吉安府,即所谓圣安德肋宗徒之十字也。细观之,绝非寻常金石之物。前代多年往往有文人词客赋诗作颂赞其神奇。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肩上都担负着一种职责,都背着沉重的包袱,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背包,像我们这些在校学生,学业、证书、像年龄稍长的年轻人,工作、事业、房子、车子、家庭等,各个阶段都担负着各自的背包
主教团在声明中指出,圣若望阿维拉之所以获封为教会圣师,是因为他对信仰奥蹟的研究及默观「具独特的洞察力」,而且能够解释这些奥蹟及帮助信徒度符合教会训导的生活。
夏神父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大家从天主教会初期各种神学意义的标志、教堂建筑的风格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宗教艺术表现形式诠释了教会礼仪的沿革和发展,夏神父强调,艺术形式的表达与神学有关,神学背后有教会的灵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