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著名的回教评论员、一向敢言及经常公开抨击回教狂热主义而曾经受到死亡恐吓的阿拉姆(MagdiAllam),22日在梵蒂冈举行的复活节仪式上,正式放弃回教及改信天主教,受洗成为天主教徒。
斋戒包括了断绝所有让我们焦虑的一切──例如消费主义或过多的信息,不论真假──这样我们才能敞开心胸,迎接来到我们中间的那一位:我们的救主,天主之子,祂一无所有,却「满溢恩宠和真理。」
更需要治愈一种全球化思维所造成的创伤,这思维将消费置于中心、忘却天主和生命的基本价值。
他表示,我们的文明按照‘只有年轻人有用和可以享受’的消费模式,不允许老年人参与、甚至说话、或被提及。这些老年人对於整个社会而言,其实应该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储备!
三、学会了打理自己人生,特别是信仰与世俗的关系;更学会了家庭理财,合理消费,量入为出。为了爱主与克苦做补赎,把饮酒、吸烟两大恶习戒掉,把打扑克、好玩的恶习也戒掉;虽然工资不高,结余却不少,为什么?
接着,米兰比可可大学的经济政治学教授布鲁尼在演讲中探讨:今日世界,工作与节庆的关系,强调与消费为主的社会不同的「无偿」观念。
可是,人却成了崇拜盈利和消费偶像的牺牲品,教宗指这是功利主义的文化。他说要是一台电脑坏了就成了一件大事,而许多人的需求及不幸倒成了常态。在这种文化的促使下,人的生命也成了要被扔掉的东西。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都拼命忙着挣钱,忙着消费,忙着享受生命。很多人都说活着挺累的,在物质社会里总是身不由己,何况年轻力壮,时间还多的是,谁会留意什么生命之弦!
这种精神使下列世事成为不予考虑或是不该做的: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滥用科技,而不考虑地球上的资源状况及其再生的可能性;对人与人之间公正与和平关系的漠视,通过战争对文化和环境的破坏;在消费至上的社会中,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等等
2003年,各地都热热闹闹地过圣诞节,什么圣诞舞会啦,圣诞大餐啦,圣诞游园啦,圣诞广场啦……总之,人们尽情消费,不惜花钱,想买一个快乐。